崔道植,原任黑龙江省公安厅刑事技术处处长、高级工程师,全国著名痕迹检验专家。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6次;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证书,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荣获全国公安科技突出贡献奖。
87岁的崔道植是著名痕迹检验专家,被誉为中国公安刑侦战线的“瑰宝”、中国“刑警之魂”。数十年的从警生涯中,他累计鉴定痕迹物证7000余件,无一差错。自1994年从黑龙江省公安厅退休以来,崔道植退而不休,始终工作在刑侦一线。近年来,曾在甘肃白银案、张君特大系列抢劫杀人案、白宝山袭军袭警案件中做出重要贡献。
攻坚克难 砥砺实干
近日,基层公安机关给崔道植传来一枚变形指纹,请求崔道植认定证据特征。87岁高龄的崔道植认真研究比对有关信息,连续工作了九天九夜,最终成功比对出8个可以定罪的证据特征,成为定案铁证。
数十年来,崔道植的工作始终是在处置疑难案件和学术理论研究并行的状态,侦查实践与侦查理论实现了双丰收。1975年,公安部召开全国刑事技术工作会议,崔道植与其他4个省的同行承担了《人手各部位长宽度与身高、年龄、体态的关系》的科研课题,首次测得了人手掌各部位的正常值与人体身长、年龄、体态的关系,为利用现场手印分析犯罪分子的某些生理特点提供了新的依据。
自1981年以来,崔道植围绕枪弹痕迹检验先后撰写了《根据7.62mm手枪射击弹壳痕迹判断射击枪种的探讨》《64式手枪指示杆痕与59式手枪抛壳挺痕位移的研究》等论文。
1994年,立项研究《痕迹图像处理系统》,经过课题组全员的齐心努力,对要达到的每一项技术指标进行了上千次的实验,终于在1996年10月圆满完成了该项课题任务,并顺利通过了部级专家鉴定。
退休后的20余年里,崔道植参与侦破了诸多疑难案件,82岁那年,还乘坐火车赶赴甘肃白银,在认定元凶高成勇的一个关键涉案证据上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不仅学他的技术,还要学境界
技术+境界,很多人形容崔道植的时候,都会用这两个词。
1997年崔道植参观公安部举办的国际刑侦器材展时,看到国外的“枪弹痕迹自动识别系统”,他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攻破国内的这个难题。
经过5年多的苦心研究,他终于发明了一种用特制铝箔胶片提取弹头膛线痕迹的技术,并获得发明专利证书。同时,他设计制造了一种弹痕展平装置,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用它复制出来的膛线痕迹,既清晰又稳定。
最终,他和同行以这两项专利技术为基础研究出“弹头膛线痕迹自动识别系统”,该系统的总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84岁那年,崔道植接到公安部的一个鉴定任务。接受任务的第一天,崔道植笔记本电脑上的背包带断裂,背包带上的一个铁卡子弹射到他的左眼,白眼仁位置出现了一个伤口。由于右眼患有轻度白内障,左眼的伤痛给他的工作带来极大困难,但他依然连续工作。三儿子崔英滨来看望父亲时,老人已经工作了三天,而且满眼充血。崔英滨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强行带着父亲到医院。那一次,医生处理崔道植伤口时缝了4针。
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崔道植在高质量完成公安部鉴定任务的同时,又把以往成功案例制作成了一个个PPT教材。
“党给了我一切,我要报党恩”
童年遭遇日本侵华战乱,自幼跟随父母逃亡,直到新中国成立,不再挨饿又有书读,崔道植深深记得共产党的好。
“进入党组织大门第一天,获取了支撑一生的力量。”提起入党初心,崔道植记忆犹新。
后来进入警营,崔道植怀着一份真挚的信仰,一路走来始终步履铿锵。最早进入公安机关的时候,崔道植如饥似渴地学习刑事科学技术,以及与之相关的医学、数学和逻辑等方面的知识,夯实了业务基础。
“进入公安机关后,我先后到不少专业学校学习,组织上为我花费了很多精力与经费,我觉得自己必须回报组织。”崔道植说。
除了参与各种大要案侦破,崔道植退休后返聘到黑龙江省公安厅刑侦总队,继续参与日常工作。
黑龙江省内的市地县区公安机关从事指纹鉴定工作的民警,不少都来向崔道植请教,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崔道植都一一认真作答,直到对方听懂为止。
2016年底,黑龙江公安刑侦系统开展全省命案积案指纹比对专案行动,70余起疑难命案的现场指纹交给了崔道植。起初大家只是希望崔道植能够在闲暇时间给看一看,结果崔道植连续加班三天全部看完,而且每一枚指纹都详细地用图像处理软件标上小红点,具体位置在什么地方、应该怎么比对等标注得一清二楚,许多积案在他标注完毕后成功破案。
崔道植在黑龙江乃至全国警坛威名远扬,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和傲人的业绩,而他却说:“如果说这些年我取得了一点成绩,那都是党培养教育的结果,是党给了我一切,我要尽我所能报党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