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法治建设
法治建设

一面锦旗背后:司法调解化解继承纠纷

发布时间:2025-03-19 10:15 来源:三山经济开发区 浏览次数: 字体:【    分享到:

家住三山某村的张某原系小学老师,四十多岁时与李某结婚,婚后未生育子女。去年底,张某因病去世,留有遗产包括三十多万元存款及一套房屋。

张某某系张某侄女,从小被张某收养,并共同生活至张某某成年。张某去世后,张某某与李某因遗产继承之事发生矛盾,张某某遂诉至法院。

李某认为,张某某虽被收养,但收养行为未在民政部门办理登记手续,收养关系不合法,张某某无权继承张某的遗产。而张某某情绪激动,指责李某是贪图张某的钱财。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庭审一度陷入僵局。

庭审结束后,张某某的多名亲属情绪激动,纷纷表示要去李某家闹事。关键时刻,承办法官迅速行动,及时制止了这些亲属的激烈行为,成功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承办法官深知简单的判决或许无法真正化解双方的矛盾。于是,法官多次主动与双方打电话沟通,苦口婆心地劝说。在一次次耐心的交流中,双方之间那紧紧缠绕的“心结”开始慢慢松动。最终,在承办法官的主持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李某给付张某某遗产十余万元,其余遗产归李某所有。

签订调解协议后,双方对款项履行和房屋过户仍心存疑虑,彼此戒备。为了彻底打消双方的顾虑,让调解协议真正落到实处,承办法官又分别陪同双方前往银行办理款项支付手续,又一同前往不动产交易中心办理房屋过户手续。在法官的全程协助下,调解协议得以顺利履行,双方之间积压已久的矛盾也彻底烟消云散。

3月14日下午,张某某来到法院,将一面锦旗送到了承办法官手中。这面锦旗,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对法官司法为民工作的高度认可。它见证了法官努力为当事人化“法结”、解“心结”的全过程,也彰显着司法的温度与力量。(芜湖三山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  胡宗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