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三山经济开发区龙湖街道彭村党总支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深入学习“枫桥经验”,以党建为引领,融合自治、法治、德治,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打造和谐稳定村庄。
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治理战斗堡垒。彭村党总支持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定期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以及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党课等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 ,进一步提升党员的政治素养,强化党员的身份认同感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党员在基层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彭村积极探索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新型路径,借助“党建+网格化管理”,将党员编入网格,按照就近原则,把党员力量凝聚到网格,服务下沉到网格。党员们深入群众,了解民情民意,及时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实现了“村抓面、网格抓片、党员抓点”的网格工作新局面。截至目前,彭村以党建引领开展“党建+网格化管理”“党建+志愿服务”120余次,服务群众累计2000余人,真正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的实际效能。
自治为基,激发群众参与治理活力。彭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地位,积极搭建群众参与自治的平台。通过党员入户沟通及党员带头示范,动员热心群众组建村民自治管理小组,协同村“两委”工作人员及网格党员参与乡村治理。村民自治管理小组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村民们共同参与环境整治行动,对村内卫生死角、乱堆乱放等问题进行集中清理,改善了村容村貌。在矛盾纠纷调解方面,小组成员凭借对村情民意的了解,积极参与邻里纠纷调解,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截至目前,辖区共有100名热心村民加入自治管理小组,全村开展危房改造、治安巡逻、禁止秸秆焚烧等环境综合整治,参加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共约1000多人次,有效促进了乡村治理的良性发展,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此外,彭村还注重村民自治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计划开展一系列涵盖法律法规、财务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培训和教育活动,帮助村民更好地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
法治为本,营造基层治理良好环境。彭村将法治理念贯穿于基层治理全过程,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升村民的法治意识。通过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邀请法律专家、司法工作人员到村开展法律讲座、法律咨询等活动,向村民普及宪法、民法典、土地承包法等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引导村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同时,彭村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加强与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对于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首先由村调解组织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及时引入相关部门进行联合调解,确保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化解。截至目前,彭村已化解邻里矛盾纠纷30余件 ,维护了乡村的和谐稳定。
德治为先,弘扬乡村文明新风尚。彭村注重发挥德治在基层治理中的教化作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开展道德讲堂、评选“身边好人”“文明家庭”等活动,树立道德榜样,引导村民见贤思齐,营造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在道德讲堂活动中,邀请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讲述自己的感人故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激发村民的道德情感。通过“文明家庭”评选,对在家庭美德、邻里关系、环境卫生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家庭进行表彰,激励更多家庭争先进、创文明。此外,彭村还利用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规民约,对村民的日常行为进行引导和约束,促进乡村文明新风尚的形成。截至目前,共评选“身边好人”12人、“文明家庭”6户。
三山经济开发区龙湖街道彭村通过深学“枫桥经验”,坚持党建引领,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在基层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彭村将继续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模式,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龙湖街道彭村 骆正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