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学习教育

党史上如何严格党员管理?有哪些经验?

发布时间:2024-12-10 15:27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原文有删节) 浏览次数: 字体:【    分享到:


贪污犯刘青山在公审大会上。


党员是一个政党的基本要素,既直接影响着政党的形象,更是政党执行力、战斗力的重要保障。在国内革命、阶级斗争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共产党,相比资产阶级政党,对政党的组织性有天然的、更高的要求,即是列宁强调的“无产阶级在争取政权的斗争中,除了组织,没有别的武器”。因此,不同于很多资产阶级政党党员队伍像一个个持相同政见的松散的会员俱乐部,中国共产党的党员队伍是一支以科学思想武装起来的、有严明组织性纪律性的革命大军,不断引领和推动着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主义者同盟创立时,就已经意识到对盟员进行管理的重要性。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中提出,盟员一旦加入后就要“被接收入某一支部”,且每月至少与所属支部联系一次,保证其在同盟的领导下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开始就沿袭了这一组织原则。党的二大第一次有党章就明确规定“凡党员皆必须加入”党的一个组织,直到现在党章依然规定党员“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这一组织原则将党员管理的职责落脚到党的一个个基层组织(主要是支部)中,无论党员队伍规模大小,支部内部党员数量是有限的。这就使得只要每个支部都能将有限的党员进行管理,全党就能管理好整个党员队伍,无论数量是成百上千万还是将近一个亿。

支部对党员的管理方式主要依靠日常的组织生活。建党初期,党章规定支部每星期至少要召开一次会议,党员都必须参加,如果连续二次(四大以后是三次)无故不参会,就要被开除党籍。对普通党员而言,党的生活主要就集中在支部。1926年时中央局就提出“每个党员,脱离了支部生活,就等于脱离了党的生活,脱离了党的生活,就等于脱离了党”,强调支部生活在党员管理方面的重要意义。

然而,即使是革命战争年代,实践中还是会存在支部没有按时开会,党员不愿意参加支部会议等问题,为此,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里专门分析过“党员到会少兴趣”的原因,其中第一条强调的就是会议的意义。他提出支部会议的意义一是解决问题,二是教育同志。要达到上述目的,就需要让会议政治化实际化,也即是周恩来强调的“所谓支部生活,并不是仅仅开会听政治报告、交纳党费就算完事,最要紧的是讨论当地的政治问题、工作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正确地运用党的政策,完成上级交代的各项任务。

除了组织生活之外,在一些重要时点上,中国共产党也会通过整党工作,对党员身份进行重新审查和登记,净化党员队伍,提升党员质量。例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面对党员队伍的快速增长,1951年中央决定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为期三年的整党工作,对党员进行登记,坚决剔除混入党内的投机分子、异己分子等,对不完全具备党员条件以及不够党员条件的落后分子进行教育,努力使其提高认识,如经过教育仍不符合要求则劝其退党。登记之后,32.8万人离开了党组织,其中23.8万人被清除出党,包括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等,九万余人由于不够条件自愿或劝告退党。类似的党员登记在党的历史上先后出现过五次,共计清除出党120余万人,对于强化党的纪律、纯洁党的队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整党工作虽然有效,在党的十三大上中央提出党的建设不能靠运动,而要靠改革和制度建设,就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管理提出了“七个经常”的要求,明确要将其转变为一种经常性的工作开展。在地方探索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中央于1988年开始在全国推广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要求每年对全体党员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引导党员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进行对照总结,再召开党支部会议(或党小组会)进行民主评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评议党员使党员每年都要接受一次自我评估和组织评议,不仅提升了党员的党性意识,而且有利于经常性、制度化地发现并表彰先进典型,同时将不符合要求的落后分子及腐败分子清除出党。